六月病症候群 壓力易招腸胃不適
吃對水果 理好腸道再出發
六月將至,不少國人將面臨人生重大轉折,龐大壓力隨之而來。考生備受大考倒數一個月的沉重負擔,剛踏出大學校園的畢業生承受適應職場的焦慮,六月新娘準備展開全新未知的生活,新生學童面對準備入學的陌生感,各種巨大的壓力加上六月悶熱天氣,潛移默化的影響了社會大眾的身理、心理,造成了俗稱「六月病」。
六月病「腸」常出狀況 平日需維持腸道好菌相
「六月病」一詞源於日本,在台灣亦普遍可見。六月病是一種心理障礙綜合症,隨環境變更與席捲而來的生活壓力,六月病的患者常感到不安、焦慮或憂鬱,情緒低落、容易疲勞、失去做事幹勁、渾身無力、沒有食慾等,甚至判斷能力及思考速度均急劇下降,也會出現便秘、腹瀉、頭暈、噁心等生理症狀,大大影響學業、職場表現及生活品質。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醫師指出,面對沉重的壓力時,人體容易出現腹瀉、便秘、腹痛、腹脹等腸胃不適症狀,加上六月時逢端午佳節,民眾食用過多油膩且不易消化的粽子,更容易加劇腸胃道敏感。他補充,面對腸胃道不適,除了採用數項國外研究證實,有助於改善大腸激躁症及腸胃道敏感症狀的低FODMAP(低腹敏)飲食以外;平時應多攝取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例如:奇異果、柑橘等,維持腸道健康。由於腸道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腸道菌落多元性和益生菌比例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免疫、神經及內分泌系統。而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營養來源,有助腸道好菌生長,抑制壞菌。因此建議平日多吃對的水果,維持腸道好菌相,才能讓我們擁有健康腸道及心情,面對變化多端的生活,重新再出發。
選對水果避免腸道敏感 一同對抗「六月病」
近年來,澳洲、英國、紐西蘭、北歐以及美國已有多項研究顯示「低腹敏」飲食」能有效減輕腸道引起的不適症狀。FODMAPs(腹敏)是指存在於天然食材或食品添加物中的一群短鏈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時,腹敏在小腸無法被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經過腸道細菌發酵,造成脹氣、腹痛、腹瀉。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究發現,50%-80%的研究對象在施行低腹敏飲食後,腸胃道不適症狀況得以改善。
陳志道醫師表示,腸道敏感者在飲食方面要小心選擇,若攝取過多高腹敏的水果,例如:蘋果、芒果、西瓜及過熟的香蕉,有可能會加劇胃腸不適;應該先掌握自己腸胃的耐受量,才酌量攝取。而奇異果、草莓、哈密瓜、葡萄等屬與低腹敏的水果,有助緩解功能性腸道症狀,可以放心食用。
高CP值奇異果 「腸」保健康
面臨六月應接不暇的人生挑戰,學生、畢業生、新婚族、準備入學的新生等,為罹患「六月病」的潛在族群,處於壓力高峰,容易出現腸胃道不適症狀。因此陳志道醫師提醒,低腹敏、高營養密度、高維生素C、高CP值的水果,例如:奇異果,會是他們抗壓、健體的不二食物選擇。它是獲得FODMAPs研究領域權威,蒙納許大學,認證的低腹敏水果,能有效緩和腸胃不適症狀,減少腹脹、腹痛、腹瀉與便祕,減輕壓力造成的腸胃不適症狀;國內研究證實,每天2顆奇異果能改善便秘型腸躁症,促進腸胃暢通,讓生活重拾健康、愉快的節奏。
陳志道醫師說明,奇異果含有優質營養素、高營養密度且低GI的特性,是CP值很高的超水果。它富含水溶性纖維、水果酵素及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酵素與水溶性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在腸道內創造適合益菌生長的環境,維持腸道健康。研究顯示黃金奇異果的高維生素C更可以改善情緒,保持身心快樂,增強活力;令國人擁有優質的身、心理狀況對抗生活環境變遷,迎戰變化無窮的六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