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已出現雙病毒案例 專家籲:施打流感疫苗有必要!
國際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有助減少90%
交叉感染風險及降低新冠肺炎罹病的嚴重度
公益大使楊千霈號召媽媽疫工隊 一起拒絕流感到我家!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歇,秋冬將近,台灣即將進入流感高峰季節,10月5日公費疫苗即將開打,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立民,提醒民眾雙病毒同時感染並不罕見,更易引發重症;施打流感疫苗與抑制罹患新冠肺炎重症及死亡,呈現正相關,呼籲民眾施打流感疫苗的必要性。根據以往公費疫苗施打狀況發現部分族群亦成為家庭防疫破口,李慶雲兒童感染劑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成立「媽媽疫工隊」,邀請楊千霈擔任大使,呼籲全民總動員,由媽媽自身做起帶領一家大小施打流感疫苗,建立滴水不漏的家庭防護網!
新冠肺炎與流感不但症狀相似,感染新冠合併流感機率高達五成!
施打流感疫苗,可望降低同時感染之機率與引發重症之風險
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狀表現與流感相似,兩種疾病都一樣會出現發燒、疲勞感等症狀1。不同的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臨床病症表現多以「下呼吸道」症狀為主如乾咳、呼吸困難。流感盛行的秋冬季節中,若新冠肺炎碰上流感肆虐,恐造成診斷不易,增加醫療資源與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負擔。(請參考表一)
九月初韓國出現同時得到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首例外,根據國際單一醫學中心研究2發現,307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當中,超過五成同時感染流感,每兩人中就有一人,證明在新冠疫情期間,同時感染的情況十分常見。新冠肺炎合併感染流感確診者中,出現疲勞的機率增加9.9% ,且易引發嚴重表現,但在新冠肺炎合併感染B型流感確診者治療過後更高達30.4%會有病情惡化現象。該研究間接證實,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獲得控制之前,施打流感疫苗有其必要性,至少可防治同時感染與引發重症的風險2。(請參考表二)
流感疫苗施打率愈高,新冠肺炎死亡率呈下降趨勢
國際研究調查3、4、5也發現,施打流感疫苗不但減少流感威脅,也降低已罹患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與死亡率。根據義大利近期發表的醫學論文指出,65歲以上成人若罹患新冠肺炎,其死亡率隨著流感疫苗施打普及率提高而呈現下降趨勢3;巴西的研究數據亦指出,近10萬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當中,若有接種流感疫苗,其新冠重症住院需求降低了8%、呼吸器維持需求降低了18%,且各年齡層死亡率皆低於無接種流感疫苗者,其中10-19歲的差異最大,死亡率降低了17% 4。(請參考表二) 加拿大上個月發表的研究論文顯示,當社區流感疫苗接種普及率提高到90%時,新冠狀病毒確診案例的累計數量將減少23%、交叉感染的病例則減少92.9% 5。
疫苗培養速度與穩定性,成為控制傳染病大流行關鍵
國際正積極研發新疫苗的同時,黃立民董事長也針對國內核可兩種不同培養方式的流感疫苗加以說明。今年首度核可的細胞培養技術與行之有年的雞蛋培養技術不同,它是利用大型生物反應器產製抗原,生產時間較快,而且產量穩定6;此外,培養基的品質較易控制,因此病毒的變異性較低,具有較為精準的預防效力7。面對高度變異的病毒以及預防傳染病大流行,細胞培養疫苗擁有較佳的應變能力。(請參考表三)
家庭防疫兩缺口 「媽媽疫工隊」建立家庭防護網,一起拒絕流感到我家
八月底出爐的網路調查顯示:今年流感疫苗民眾的施打意願從數據顯示固定每年都會去打疫苗者佔44.31%,今年雖新增了12.59% 施打者 (以前沒打,今年會打),但以前和今年都不會去施打者,仍有三成之多;黃立民董事長表示,今年秋冬在雙病毒威脅下仍然險峻,民眾仍不可輕忽,建議無論公費或自費,皆進行流感疫苗的接種,以確保健康。
黃立民董事長分析105年度至107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施打狀況,特別指出以「50-64歲」施打率最低,107年度更僅有18.1%,而「3歲以上至入學前幼童」施打率則連續三年下降8。黃立民提醒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中有98%未接種疫苗,值得注意9,因此常自認身強體壯「50-64歲」與長時間待在幼兒園等人口密集的空間「3歲以上至入學前幼童」,兩大族群皆可能成為家庭群聚感染的破口!
為建立滴水不漏的家庭防疫網,基金會特別成立「媽媽疫工隊」,並邀請去年剛生二寶的楊千霈擔任媽媽疫工隊大使,呼籲媽媽們從自身做起,及早預約施打保護自己外,也一起帶領全家大小施打流感疫苗。「公費不浪費,自費及早打」,每個家庭都建立完善的家庭防護網,「一起拒絕流感到我家」!
表一、新冠肺炎與流感症狀 資料來源: 衛福部疾管署網站
症狀表現 |
新冠肺炎 |
流感 |
發燒 |
常見 |
常見 |
咳嗽 |
常見(乾咳) |
常見 |
頭痛、肌肉痠痛 |
常見 |
常見 |
疲勞、全身無力 |
常見 |
常見 |
喉嚨痛 |
不常見 |
常見 |
鼻塞、流鼻水 |
不常見 |
常見 |
下呼吸道症狀:呼吸困難、氣喘、胸悶 |
常見 |
不常見 |
嗅覺、味覺喪失 |
常見 |
不常見 |
腹瀉 |
不常見 |
常見 |
表二、新冠肺炎確診者同時合併感染A型或B型流感之症狀表現與
施打流感疫苗與重症和死亡率之關連
新冠肺炎確診者 症狀表現 |
同時感染A型流感 |
同時感染B型流感 |
153人 (49.8%) |
23人 (7.5%) |
|
疲勞 |
3.3% |
13% |
預後不良率 |
5.9% |
30.4% |
施打流感疫苗 |
|
表三、雞蛋培養技術與細胞培養技術之特性比較
雞蛋培養疫苗 |
特性比較 |
細胞培養疫苗 |
需較長時間,且受限於雞胚胎蛋的產量。 |
製造時間 |
利用大型生物反應器產製抗原,生產時間較快且產量穩定5。 |
雞蛋選用禽類細胞生產,生產過程中較容易產生「病毒變異」的情況。 |
病毒變異 |
培養基的品質較易控制及取得,且病毒變異性較低,較為精準6。 |
【資料出處】
- 衛福部疾管署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B5ttQxRgFUZlRFPS1dRliw
- Yue HH, et al.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infection of SARS‐CoV‐2 and influenza viruses in patients during COVID‐19 outbreak.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0 Jun
- Daniela Marín‐Hernández, et al.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for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er influenza vaccine uptake in the elderly and lower COVID‐19 deaths in Italy.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0 Jun
- Guenther Fink, et al. Inactivated trivalent influenza vaccin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tality among Covid-19 patients in Brazil. medRxiv. 2020 Jul
- Qian Li, et al. Modeling the impact of mass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on COVID-19 epidemics with limited detection capability. Math Biosci. 2020 Jul
- Hegde NR. Cell culture-based influenza vaccines: A necessary and indispensable investment for the future.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2015 Published online
- S Rajaram , et al. 2556.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Mismatch From Egg-Based Isolation of Influenza Strains Compared With Cell-Based Isolation and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Vaccine Effectiveness.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18 Nov; 5(Suppl 1): S69. 2018 Published online
- 衛福部疾管署 歷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成果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JNTC9qza3F_rgt9sRHqV2Q
- 衛福部疾管署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DeBsnl5zP62cz8BR45kZag?typeid=9